附件2
广东省先进环保塑料替代技术和产品申报表
申报技术(产品)概述 |
先进环保塑料替代技术或产品名称 |
||||||
申报单位名称 |
|||||||
技术来源 |
□自主研发 □合作研发 □引进技术 □国外技术 |
||||||
技术背景及应用现状 |
(申报技术(产品)在所属领域解决的主要问题,以及本领域其他类似技术、科研成果等相关应用情况及范围概述。) |
||||||
核心技术内容 |
(申报技术(产品)的核心创新点以及主要功能。) |
||||||
主要技术指标 |
(能够体现申报技术(产品)优势的核心技术指标。主要包括:性能参数指标、主要技术参数等。) |
||||||
技术鉴定情况 |
(申报技术已通过有关鉴定和检测的,简要列明相关报告名称、时间、及第三方鉴定/检测单位,并提供相关书面材料及电子扫描件,包括技术鉴定证书、科技成果鉴定证书、项目验收材料、专利证书或其他知识产权证明文件等。) |
||||||
所执行的标准、规范、工法、标准图等情况 |
(简要列明申报技术所执行的标准、规范、工法、标准图等标准化技术文件名称、标准等级、编号等内容。) |
||||||
申报技术综合影响 |
对资源能源利用的影响 |
资源利用情况 |
(主要指申报技术涉及的资源消耗种类和资源消耗水平,包括土地、矿产、水等。资源节约、高效和循环利用情况,包括年资源节约量、单位产品资源消耗节约量、废物的再利用及再生利用种类、循环利用途径等。) |
||||
能源利用情况 |
(指申报技术涉及的能源消费种类、消费环节以及能源节约水平,主要指标包括年能源消耗量、能效、单位产品能耗等;相关行业涉及规范化能耗指标或其他指标请一并说明。对于未制定相关能耗限额标准的产品,需说明达到相关行业能效水平情况。) |
||||||
环境污染物的产生及排放 |
水环境污染物 |
(指该技术在生产及应用环节对水环境/水体(包括地表水环境、地下水环境及海洋)产生的影响,相关核心指标包括废水(污水)排放量,主要污染物如化学需氧量(COD),氨氮,总磷,总氮等的年排放量(吨/年)。) |
|||||
大气环境污染物 |
(该技术在生产及应用环节对大气环境/空气质量产生的影响,相关核心指标包括主要污染物如颗粒污染物、氮氧化物(NOx)、二氧化硫(SO2)、挥发性有机物(VOCs)等的年排放量(吨/年)。) |
||||||
固体废弃物 |
(指该技术在生产及应用环节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相关核心指标包括固体废弃物的种类、年产出量(吨/年)以及最终处置措施(综合利用、焚烧、填埋等)。) |
||||||
其他 |
(指该技术可能产生的其他环境影响,包括噪声、振动、电磁辐射、光污染等,并说明相关核心指标及相应处理措施。) |
||||||
对生态的影响 |
淡水/海洋 |
(主要包括申报技术在水源涵养(如水资源量、区域水分循环)、水质净化、河湖水系连通性等方面的作用和影响。) |
|||||
土壤 |
(主要包括申报技术在土壤保持和改良等方面的影响。) |
||||||
气候/大气 |
(主要包括申报技术在局地气候、气候变化、气象灾害和大气环境净化(如负氧离子个数、环境噪音)等方面的影响。) |
||||||
生物 |
(主要包括申报技术在生物多样性、有害生物控制等方面的影响。) |
||||||
其他 |
|||||||
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
经济效益 |
(指申报技术的主要经济指标,包括研发费用、投资总额、投资收益率、投资回收期等。) |
|||||
社会就业 |
(指申报技术在推广应用过程中增加就业或减少就业的情况。) |
||||||
推广前景及塑料替代潜力 |
技术应用条件或范围 |
(成功应用申报技术(产品)所需的外部支持条件,主要包括资源(能源)条件、技术条件、劳动力条件等。) |
|||||
技术推广障碍及建议 |
|||||||
目前已推广比例(%) |
(指截至通知下发时申报技术在全省/全国/行业内的推广比例。) |
||||||
到2025年的推广比例 (%) |
(指申报技术到2025 年在全省/全国/行业内可能达到的推广比例。) |
||||||
达到预期推广比例的总投资规模(万元) |
(指达到预期推广比例时涉及申报技术应用的总投资规模。) |
||||||
2025年预计可形成的塑料替代潜力(万吨/年) |
(指申报技术达到预期推广比例后可形成的替代不可降解塑料材料(产品)的潜力。) |
||||||
已实施的典型案例 |
典型案例1 |
典型案例2 |
…… |
||||
项目名称 |
|||||||
项目建设规模 |
|||||||
项目建设条件 |
|||||||
主要建设或改造内容 |
|||||||
关键设备 |
|||||||
项目投资额(万元) |
|||||||
项目建设期(年) |
|||||||
项目塑料替代能力(万吨/年) |
|||||||
项目投资回收期(年) |
|||||||
经济效益 |
|||||||
环境及社会效益 |
|||||||
其他说明 |
|||||||
附件清单 |
1、营业执照原件(扫描盖章)和复印件(盖章)。 2、技术水平相应证明材料(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的性能检测报告、科技成果鉴定证书等)。 3、知识产权及专利情况相应证明材料。 4、技术应用指南或手册。 5、有代表性的用户使用报告1-3份(加盖用户单位公章)。 6、典型案例的相关证明材料。 7、其他相关证明材料。 |
||||||
推荐单位意见 |
推荐单位(盖章):
|
||||||
申报单位联系人 |
联系人 |
邮箱 |
|||||
电话 |
传真 |
||||||
手机 |
邮编 |
||||||
通信地址 |
|||||||
附件3
广东省先进环保塑料替代技术和产品
申报书
申报技术(产品):
申报单位:
联 系 人:
联系方式:
2020年 月
申报单位基本情况
主要介绍申报单位基本情况,如企业资信、资产规模、盈利情况等,需附申报单位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等。
申报技术(产品)情况
技术原理及工艺流程
详细说明技术应用的基本原理以及实现相关功能采用的核心工艺、核心装备,需附相关技术原理图、工艺流程图、装备结构简图等。
技术创新性及先进性
基于适合的对比对象,详细说明技术的创新点以及先进性,明确关键技术参数对比情况。
技术适用性
详细说明技术应用的细分领域、使用条件以及与同一领域其他类似技术相比较,推广应用的经济性。
其他
与申报技术相关的其他需要详细介绍的内容。
申报技术(产品)综合影响
对资源能源利用的影响
1、资源利用方面
说明申报技术在产品设计、生产、消费、回收利用等环节的资源投入和循环利用情况,说明资源消耗种类、资源年节约量、单位产品资源消耗节约量;废物的再利用及再生利用种类、再生资源利用量(或利用率)、再制造率及循环利用途径等,并提供相应计算过程及说明。
2、能源利用方面
说明能源消费种类、消费环节及能源消费量,及技术相关指标如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单机能耗等,单位产品取水定额、单位产品能耗限额等,提供相应计算过程及相关证明材料。对于未制定相关能耗限额标准的产品,需说明达到相关行业能效水平情况。
环境污染物的产生与排放
1、水环境影响
说明申报技术在生产及应用环节对地面水体、地下水体以及海洋环境的影响,除申报表中填写的核心指标外,还应包括废水的性质,主要污染物的物理指标、化学指标和生物指标,给出关键指标及数据的计算过程和依据,阐述废水的处理方法和措施;有特征污染物产生的,需就以上情况进行说明。
2、大气环境影响
说明申报技术在生产及应用环节对大气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除申报表中填写的核心指标外,还应包括其他常规污染物的种类、浓度和排放量等,给出关键指标及数据的计算过程和依据;阐述污染物的处理方法和措施;有特征污染物产生的,需就以上相关情况进行说明。
3、固体废弃物
说明申报技术在生产及应用环节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的排放情况和处置方法,除申报表中填写的核心指标外,还应包括主要固体废弃物的来源、种类、成分、产量等,给出关键指标及数据的相关计算过程和依据,并应说明固体废弃物的收集、贮运、预处理方案等,有危险废弃物及特征污染物产生的,需按以上要求单独说明。
4、其他影响
说明申报技术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其他影响,例如噪声、振动、电磁辐射、光污染等,并说明相应的处理和防治措施。
申报技术对生态的影响
1、淡水/海洋
说明申报技术对淡水和海洋的影响,主要包括:水源涵养,如水资源量的增加或减少、水文状况、区域水分循环的调节等;水质净化,如水质等级、水体富营养化、海洋酸化等;河湖水系连通性,如水系连通性、断流河段和河流阻隔、河流/湖泊/水库淤塞等,能够量化的指标需给出相关计算依据及过程,产生负面影响的,需阐述规避或防治措施。
2、土壤
说明申报技术对土壤保持和改良的影响,包括土壤侵蚀(风蚀)模数、年保土量、保肥量(氮/磷/钾)、有机质含量,以及土壤盐碱度、有毒重金属含量、有机污染物含量、农药/抗生素含量,土传病等,能够量化的指标需给出相关计算依据及过程,产生负面影响的,需阐述规避或防治措施。
3、气候/大气
说明申报技术对气候/大气的影响,主要包括:局地气候调节,如温度、湿度、风速等;气候变化,如生态系统固碳量、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等)排放量等;气象灾害,如旱、涝、风灾,低温冷害、冻害及其次生灾害(如沙尘暴、泥石流,林草火险等)的规模、强度、频率等;大气环境净化,如负氧离子个数、释氧量、环境噪音等,能够量化的指标需给出相关计算依据及过程,产生负面影响的,需阐述规避或防治措施。
4、生物
说明申报技术对生物的影响,主要包括:生物多样性,如生态系统面积、质量及完整性、连通性,物种(动、植物)个体及种群数量,多度、丰度等;有害生物控制,包括病害、虫害、鼠害、入侵物种(如赤潮、浒苔)等生物灾害的规模、强度、频率等方面的影响,能够量化的指标需给出相关计算依据及过程,产生负面影响的,需阐述规避或防治措施。
5、其他
说明申报技术可能产生的其他生态影响,能够量化的指标需给出相关计算依据及过程,产生负面影响的,需阐述规避或防治措施。
申报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1、经济效益
除申报表中填写的核心指标外,还需提供技术经济分析的测算依据、表格等。
2、社会就业
说明技术应用和推广对就业的影响。如催生了新行业和职业,扩大了就业需求或由于自动化、智能化程度提高减少了就业需求等。
小结
详细阐述技术推广的前景及潜力,其中应包括截止到通知下发时申报技术的推广比例;预测五年后能够达到的推广比例,并说明预测依据及方法;说明现有推广比例下的投资规模及五年后达到预期推广比例时申报技术应用项目的预估总投资规模;论述申报技术达到推广比例后,对资源、能效、生态、环境四个维度的影响。
申报技术应用案例
列举申报技术目前已实施的、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案例。总结性论述应用案例实施的可行性、优势、对资源、能效、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附件材料
1、营业执照原件(扫描盖章)和复印件(盖章)。
2、技术水平相应证明材料(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的性能检测报告、科技成果鉴定证书等)。
3、知识产权及专利情况相应证明材料。
4、技术应用指南或手册。
5、有代表性的用户使用报告1-3份(加盖用户单位公章)。
6、典型案例的相关证明材料。
7、其他相关证明材料。